东南亚以前被认为拥有丰富的油气,但区域内能源供求情况逐渐发生变化,作为能源消费地区的特征正在加强。其主要原因有:
(1)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天然气消费量不断增加;
(2)天然气产量难以增长,只有给予补助金,能源价格才会保持低廉。
天然气需求增加与补助金问题
发展中的东南亚经济,电力需求的增长率很高。发电用燃料的特征因国而异,但区域内最广泛使用的发电用燃料是天然气。在主要天然气生产国中,从政策上推动国产天然气利用的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天然气发电比率很高。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天然气消费量也在增加。天然气是在世界各地区市场供需平衡比率很高的地区性商品。因输送方法受到广域管道或 LNG的限定,因此全球规模的国际交易有许多制约。
此外,很多生产国在国内市场天然气供应方面采取统制价格。在俄罗斯以及伊朗等中东有实力的产气国,天然气以极为便宜的价格供应国内市场。亚洲也有很多国家采取统制价格。
新加坡除外的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对能源价格进行了统制。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利用补助金将能源价格设定得很便宜。随着原油价格的高涨,能源补助金额度大为增加,从而压迫国家财政,成为深刻的问题。市场价格仅适用于新加坡、菲律宾等部分国家。
东南亚天然气供需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区域内天然气需求趋于增加,另一方面则是主要产气国的供应能力低迷(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产气国为了保存作为出口资源的石油资源或抑制石油进口额,采取了把国产天然气积极用于国内消费的政策。马来西亚、泰国是促进利用国产天然气政策的成功事例。天然气在初级能源消费中的比率特别高(据2011 年 BP世界能源统计,马来西亚为 37%、泰国为 40%)。但是,两国面向国内市场的天然气供应量均处于停滞状态,预计 21 世纪 10 年代后半期将会逐步减少(包括通过管道从邻国进口的天然气)。
印尼加强了优先向国内市场供应天然气的政策。2010-2011年大幅度削减了液化天然气出口合同数量。 在东南亚,为了促进面向国内市场的天然气供应,设定了给予补助金的低廉的天然气价格(同样,补助金也给予了石油制品)。其结果,虽然促进了国内的天然气利用,但人们也指出了廉价供应的天然气的浪费情况。尤其是在区域内天然气供应日渐不足的现在,这种天然气价格统制政策所产生的矛盾趋于扩大。
标榜培育健全的能源市场、扩大天然气市场的国际组织(能源组织、天然气相关组织)时常批评东南亚的天然气政策没有效率,并指出:“得到补贴的廉价天然气供应损害天然气生产者的投资积极性,阻碍天然气供应;廉价天然气供应导致消费者的浪费,致使天然气供不应求,妨碍健全的市场培育”。
对于经济处于发展阶段的东南亚各国政府来说,能源由市场定价有产生政治风险之虞。特别是在印尼,20世纪 90 年代后半期,包括厨房用灯油等的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了国民的不满,以致政权崩溃。但是,在区域内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极限的今天,相关国家政府不得不适当地提高天然气价格。
实际上,印尼和马来西亚在 2007-2008 年以后逐步提高了天然气价格。尤其在印尼,因政局比以前稳定,能源价格上涨并没有导致大的混乱。但是,在政府制定计划期间将天然气价格过渡到市场价格事实上仍然很难。
对相关国家的政府而言,削减补助金,使天然气价格接近市场水平,维持适当的天然气供需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当然,普通公民反对迄今已习惯了的廉价能源政策的改变。
将来,向东南亚市场供应天然气是否顺利还是个疑问。从长期的角度看,这关系到能源选择问题。人们预测,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将来煤炭占发电用能源的比率将会提高,国内促进天然气利用政策很有可能会面临很大的转折点。
东南亚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背景
以下来看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情况。
(1)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是与印尼并列的东南亚传统的产气国和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但近年来天然气蕴藏量趋于减少,产气量停滞不前。向马来西亚液化天然气生产提供原料气的沙捞越、沙巴两州的天然气供应能力还有一些富余,因为在沙捞越州海上发现了新气田(Kasawari,2012 年 2 月发现),在沙巴州深海油田(基卡油田和古穆苏特油田,2002-2003 年发现)也可望发现 伴气。但向主要国内市场——马来半岛供应天然气的海上气田群已经出现生产减少的状况。
面向马来半岛市场的管道天然气供应地区仅限于邻接半岛海上油气田的马来西亚泰国共同开发区(MT-JDA),而在这些地区近年来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气田。人们担心中长期生产会进一步减少。将来面向国内市场的气田开发主要是一些中小规模、高成本的条件差的项目(高温高压、高 CO2)。
Petronas 正在马六甲和柔佛建设面向马来半岛市场的液化天然气接纳基地。马来西亚的方针是维持沙捞越州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2012年 2 月,相继宣布在沙捞越州海上进行新气田(Kasawari)开发和加强马来西亚液化天然气生产(液化能力合计 2400 万-2760万吨)。
马来西亚在利用天然气方面给人以强烈的发达国家印象,但能源仍然按统制价格设定得很低。在1997-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之际,政府曾经把以往与石油制品同样按市场价的天然气价格过渡到法定价格。天然气补助金有相当部分由垄断液化天然气事业的Petronas承担。
但是,2006年以后,原油价格高涨导致能源成本提高,补助金额增加,因此政府为了削减能源部门的补助金负担,想要将能源价格提高到接近市场价格。政府在第十个计划暨能源政策中提出了逐步削减能源补助金,至 2015 年将天然气价格转为市场价格的目标。即计划逐步削减补助金,直至取消,每 6 个月提高 0.91 美元/MMBtu 的天然气价格。
在此之前,2009 年3 月大幅度(35-80%)提高了天然气价格。其后阶段性地提高天然气价格。对马来西亚政府来说,今后能否按计划提高天然气价格,取决于能否采纳把高额的进口液化天然气引进到国内市场的政策。
从区域内的能源供应情况和进口液化天然气的高价来判断,用天然气火力发电来维持增加的电力需求是不现实的。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只能供应现有的天然气火力发电站,为应付增加的电力需求所新建的发电站主要依靠煤炭火力发电。燃料煤可以从世界最大的煤出口国印尼进口。
(2)泰国
泰国的天然气产量因 Arthit、Bongkot 等暹罗湾的主要气田的增产,至 21 世纪 10 年代中期将会一直增加,但基于已确认的蕴藏量计算的产量此后却趋于减少。泰国还从邻国缅甸的 Yadana、Yetagun气田(计划 2014 年从 M9矿区气田进口)和马来西亚、泰国共同开发区(MF-JDA)进口天然气。2020年以后从两国(地区)的天然气购入数量也会逐渐减少。由国产天然气和进口管道天然气构成的现有供给源预计从 2015 年左右开始将会逐渐减少供应量。
PTT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为补充不足的天然气供应量而决定进口液化天然气,并于2011 年5 月开始了液化天然气的进口。现在,PTT 子公司 PTT-LNG在罗勇府曼达普(Map Ta Phut)工业港液化天然气接纳基地(500 万吨/年)实施了液化天然气进口。泰国计划自 2020 年左右开始用原子能发电,但因 2011年 3 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事故,预计原子能发电站建设计划要推迟 3 年左右。估计不会发生供需变化导致的能源不足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正在探讨增强液化天然气接纳基地能力(500 万-1000万吨/年)和建设第二液化天然气接纳基地的可能性。
泰国发电局(EGAT)在 2010 年发电设备计划(PDP2010)中设想了利用各种燃料的发电量。泰国的发电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2010 年实际发电的天然气比率高达 68%。在将来的计划中,估计天然气发电量在 2019 年达到顶峰后将会逐步减少。但计划增加利用进口煤炭的煤炭火力发电比率以及从老挝等近邻各国购入的水力发电量。PTT 作出的长期天然气需求预测是应对国家发电局的这个计划的。
估计天然气需求量增加到 2015年左右之后,至 2030 年发电和产业的总体用量将不会产生增减。就对应这种液化天然气需求预测的初级能源消费量来看,预计 2010 年最大的能源供应源天然气至2026 年的减少比率将会是最大的,而供应量和比率增加最多的应是煤炭,其次是可再生能源以及进口能源(电力)。
通知通告
企业宣传片
会员之窗
推荐企业
国际要闻
作者:李思涵 2015-04-26 08:05:29 来源:液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