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天然气供需危机下,天然气大单贸易变的“微妙”起来。
据外媒独家消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5家能源国企正在和美国的天然气出口商就大额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合同进行深入谈判,预计在今年年底之前就可以完成合同签署。
据悉,此次中美企业谈判的LNG供应合同有可能达到数百亿美元,交易总量大到惊人,仅中石化一家就可能达到每年400万立方米。外媒惊呼:如此巨额的LNG采购,让欧洲“慌了”,中国会不会抢光美国的LNG货源?
华夏能源网获悉,来自美国能源部网站的文件显示,美国出口商VentureGlobalLNG已与中国石化签署两份为期20年的协议,年供气规模为400万吨/年;此外,双方还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每年100万吨的供气协议。
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的企业,都需要尽快敲定尽量多的气源采购协议,尤其是在天然气价格还震荡不稳的时候,是否马上出手、还是另谋出路,成为了大家都需要掂量掂量的难题。实际上,面对暴涨的气价,一些买家已经对没有签署足够的长期供货协议懊恼不已。
在这场不期而至的全球能源危机面前,能源安全发出了强烈的警示信号,全球能源系统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稳固。需要稳步减碳,需要减少化石能源用量,但近在眼前的能源安全重任又该由谁承担呢?
反思这场能源危机,天然气的市场地位需要被重新定义。
供需错配下,天然气价格飞涨
今年,欧洲天然气价格已经飙升了近600%。其中,液化天然气价格,更是刷新了今年1月份以来历史最高价。拿国际指标的亚洲现货(即时合约)价格来看,今年10月上旬就比1个月前上涨了近9成。
如此价格走势,是行业人士此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分析可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疫情下通货通膨、海运价格上涨以及全球供应链中断等多种因素影响。
北京世创能源咨询首席研究员杨建红对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表示:“今年疫情影响,打破了世界能源供应体系,天然气供应失衡了。不是因为总体天然气量不够,而是去年需求的断崖式下降和今年需求跳跃式的反弹,让天然气市场不能一下子适应这个变化,所以造成了当下的供需失衡,价格飞涨。”
天然气出问题,让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短缺危机。即使面对高昂的气价,各国也依旧不得不尽全力在市场上做一番争夺,这让紧张情绪更加蔓延开来。
7、8月份,我国的天然气进口量分别为561万吨、665万吨,比上年同月增加了逾1成。截至8月,中国的天然气累计进口量达到5180万吨。据咨询公司Kepler估算,2021年中国的天然气进口量将占到世界整体的约20%,与2015年相比将增加12个百分点。
中国之所以加大购买天然气的力度,一方面是保障能源安全,力图将能源安全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这一努力已持续多年;另一方面,则是政策指挥棒下的集体行动——天然气被看着是落地双碳目标的为数不多的可选项之一。
杨建红认为:“购买美国天然气是因为中国要发展天然气产业,要实现多元化,无论是俄罗斯气、中亚气或者进口ING,一是看谁的保障程度高,二是谁供应的价格有竞争力,这对中国来讲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地球的另一端,欧洲也在增加天然气进口。Kepler的数据显示,2021年8月,欧洲的进口量为449万吨,比上年同月增加6%。
一方面,欧洲国家天然气自给不足,库存达到近十年来最低水平。根据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的推算,欧洲2021年的天然气供给缺口达到全年需求的近1成。为了弥补短缺,电力企业不得不大力采购LNG。
另一方面,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受阻,让欧洲始终“如鲠在喉”。目前,俄罗斯正在减少经过乌克兰管线的液化天然气供给,下个月还将持续限制对欧天然气出口。
据国际能源署测算,未来几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量或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至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量可能增至43000亿立方米。杨建红预测:天然气供需紧张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预计2023年天然气和石油会回到合理的、正常的轨道上来。
天然气是能源转型的“桥梁”
天然气在帮助全球加速向更加低碳的能源体系转型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2020年版《bp世界能源展望》中预测的情境,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在未来15年保持相对稳健的增长态势,主要是受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从煤炭转向更低碳燃料带来的需求增长驱使。
可见成效的是,根据bp发布的2021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天然气在全球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持续上升,达到24.7%,创历史新高。另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0)》数据,2020年中国消费了3200亿立方米天然气,比上年增加了约130亿立方米。
在中国加速落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急需改造现有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于是天然气成为了当前可大规模替代煤电的唯一选项,是有效填补巨大的去煤缺口的关键。
“双碳目标的实现,很大一块就是能源结构的重大变化。火力发电、钢铁制造业、水泥、化工等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其中最大的应是火力发电。国家要实现双碳目标,能源结构的调整将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在某峰会演讲中说道。
杨建红告诉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说:“如果把煤炭叫高碳,天然气作为低碳,可再生能源或者新能源叫无碳,我国从现在的高碳到无碳的转型,现实可行的步骤是,高碳——低碳+无碳——无碳,天然气扮演的角色就是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发展的桥梁。”
天然气作为清洁的化石能源,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煤和石油都小得多。从换算上来说,天然气8300千卡/m,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885kg;标准煤7000千卡/kg,产生的二氧化碳为3.6kg,也就是说,天然气相对煤炭发电可减排二氧化碳45%-55%。
我国“十三五”天然气消费总量约1.35万亿立方米,按等热值换算,相当于替代原煤25.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排放量分别为17.9亿吨、1.4亿吨和12.2亿吨,大幅降低了大气污染物排放,实实在在的助力了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也正如此,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低碳化石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天然气的市场地位在进一步提高。
“未来一两年,天然气将保持稳定增加,不过受疫情影响,天然气需求的增幅变化存在不确定性。预计到2040年左右,天然气的使用将达峰,这离现在还有接近20年的大发展时间。”杨建红预测说。
天然气将是新能源长期“伴侣”
中国可再生能源在近十年增长显著,自2012年以来,总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达14%,同期,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比重从9.1%提升至15.9%。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7.5%;其中,水电装机3.7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49万千瓦)、风电装机2.8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
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新能源开始进入新的窗口期。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达到6.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替代煤炭近1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达17.9亿吨、86.4万吨和79.8万吨。
业界预计,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至少达到1200吉瓦,较2020年增长逾200%。同时,风能及太阳能的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将从目前的9.7%提至16.5%。在一次能源消耗中,整个可再生能源占比要达到25%。
这是一场能源产业的系统性变革,新能源将逐步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主力能源,而煤炭占比则会逐步下降,预计2050年将降至5%以下。这是一副碳中和的美好图景,但现实问题是,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出了问题。这一次的欧洲能源危机,就被认定为是激进碳中和惹的祸。
在中国,这个问题同样严峻,新能源发展速度还不能适应、更无法撑起我国庞大的能源安全体系,其自身不够灵活,还不能满足更加经济性的需求,不能满足稳定供电的需要。例如,下雨天雾霾天等极端天气下,光伏等能源出力不足,需要靠调节电源来支撑。
“新能源要想成为我国的主体能源,还需要20年的时间,还必须以两位数以上的发展速度,以适应双碳目标,才能满足能源需要。在这个进程中,总不能一直靠高污染的电源来调峰吧?那减碳就是空话,天然气理应堪当重任。”杨建红如是说道。
在更长远的未来,新能源成为主体能源后,天然气将升级为新能源的伴侣角色。新能源发展规模越大,越需要天然气。尤其天然气还存在电力不可完全替代的使用领域,比如用作原料,以及部分居民生活用气。
业界基本共识的是,在今后10-15年内,中国天然气快速发展的基本面将不会改变,天然气消费持续增长的客观条件依然存在,这是个天然气大展身手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华夏能源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号立场。
北京市中燃联信息咨询中心近期培训:
1、加(制)氢站建设及运行管理高级研讨班,2021年11月23-27日,青岛;
2、燃气特许经营权高效维权培训班,2021年12月15-18日,合肥;
3、燃气企业如何有效打击偷盗气实务讲座,2021年12月22-25日,深圳;
4、沼气发电项目创新发展实战研讨班,2021年12月22-25日,北京;
5、图解天然气管网运营合同高级研修班,2021年12月23-25日,北京;
6、LNG国际采购贸易(采购、合同、核算、套保)及拼单联合采购实操高级研讨班,2022年1月12-15日,苏州;
7、燃气事故处置及法律风险实务法律讲座,2022年3月6-9日,合肥;
8、氢气长输输气管道设计高级研修班,2022年3月13-16日,天津;
9、燃气建设工程全流程投资管理与竣工验收管理实务培训班,2022年3月20-23日,重庆;
10、燃气计量管理及如何促进准确计量专项培训班,2022年3月20-23日,重庆;
11、图解天然气管网运营合同高级研修班,2022年3月20-23日,北京;
12、LNG国际采购贸易(采购、合同、核算、套保)及拼单联合采购实操高级研讨班,2022年3月27-30日,杭州;
13、天然气调压计量设备及CNG压缩设备的设计制造高级研修班,2022年4月17-20日,天津;
14、燃气行业安全运营管理与应急管理专项培训班,2022年4月17-20日,洛阳;
15、加(制)氢站建设及运行管理高级研讨班,2022年4月23-27日,北京;
16、城镇燃气规划编制实操技术培训班,2022年5月15-18日,北京;
***非金属PE焊工每月中旬考试,河北,请提前报名***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暨高级城市燃气工程师研修班(函授),每月一期,欢迎咨询报名***
***管道腐蚀与防护从业人员阴极保护CPL培训,欢迎咨询报名***
欢迎大家参加学习,报名热线:13488648078(微信同号) 张老师
通知通告
企业宣传片
会员之窗
推荐企业
国际要闻
作者: 2021-11-01 15:22:12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