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不断页岩气概念股集体冲高
页岩气概念午后拉升,截至收盘,吉艾科技涨停,恒泰艾普、煤气化涨逾5%,多股大涨。
消息面:接近国土部的有关人士日前透露,国土部已初步拟定页岩气第三轮招标区块,主要集中在四川、重庆、湖北三地,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禀赋较好的区块暂未确定是否进入本轮招标,招标结果最快明年1月公布。
据上证报报道,“第三轮招标与第二轮最大的不同是:国内"三桶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将全体参与,两大电力集团—华电、国电也将参与角逐,各方竞标意愿很强。在第二轮招标中,"三桶半"最终集体落榜很大程度与采取观望态度有关。此外,三轮招标圈定西线,无论从资源禀赋还是管网配套,都优于偏重中部区域的第二轮。这也是吸引众多竞标者的最主要原因。”该人士表示。
第三轮页岩气招标作出重大调整,被业内认为是环保和能源经济性矛盾加剧、产业链难题丛生各方角力的结果。“很大程度上,第三轮页岩气招标将成为国内页岩气商业化利用的一个开端。”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
中石化频发力页岩气目标40亿方产能或超中石油
中石油、中石化正在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展开竞赛,中石化近期更是动作频频。
昨日(11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石化获悉,该公司已首次从涪陵页岩气产能建设示范区测试井中勘探出了商业规模量页岩气,确保今年建成5亿方产能;明年2月前还将向国家储委提交川东焦石坝地区国内首个页岩气藏探明地质储量。中石化明确表示在2015年之前,完成4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总产量,其中商品量为30亿立方米。
对此,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涪陵区块或使中石化页岩气产量有大的飞跃,助力其赶超中石油。但国内页岩气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商业开发阶段,除“三桶油”以及延长石油外,其他企业开采无重大突破。
发力页岩气
中石化江汉油田日前宣布,焦石坝龙马溪组页岩气开发试验井组产能建设有重大进展,目前,开钻24口井,完钻15口,顺利试气5口井,投产4口井,日产气总量达55万方。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中石油勘探专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涪陵地区一些高产井的出现,说明当地页岩气开采有很大的商业开发价值和前景。据悉,江汉油田计划在2014年再开凿约50口井,用于商业开发。
中石化页岩气勘探重点聚焦在四川盆地以及周边地区,目前已取得彭水、南川、宣城-桐庐三个区块探矿权,总面积为1.7万平方公里。在常规资源区域也拥有43个可供勘探的区块,总面积19万平方千米。
中石化在涪陵地区已经开凿了近30口页岩气试验性勘探井。统计数据显示,其中6口井日产量合计达到106万立方米,每口井日均产量近18万立方米,其中焦页8-2HF井日产气量达54.7万立方米。这些井是中国企业过去三年在试验性勘探所钻的大约150口井中最高产的。中石化因此规划到2015年底在涪陵气田建设年产能50亿立方米。
上述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涪陵海相页岩气区块已获得商业发现,第一口海相页岩气井——焦页1HF井获得发现。今年9月,中石化焦页1HF井和焦页1-3HF井所产天然气进入管网实现外输。涪陵区块年底将全面建成投产,新建产能5亿方每年。
此外,中石油已初步探明焦石坝五峰组-龙马溪组储量规模,明年2月前将向国家储委提交探明地质储量申请报告,成为国内首个页岩气藏探明的地质储层。
目标40亿产能
有业内人士认为,涪陵项目或将扶助中石化在国内页岩气开放中一马当先,超过中石油。
目前,中石油页岩气产能主要集中在四川长宁-威远、云南昭通以及与壳牌石油合作开采的富顺-永川三个区块。截至今年8月底,中石油在在四川长宁-威远和云南昭通完钻井44口,其中水平20口,有11口井已经成功压裂试气,5口井初期日产量在10万方左右。截至目前,中石油这两个区块的商品气量约为6000万立方米。
中石油计划2015年前,长宁-威远、云南昭通区块完成20亿~30亿方的页岩气产量,其中商业气量为15亿立方米。中石化也明确提出在2015年之前,完成4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总产量,其中商品量为30亿立方米。
由此来看,中石化规划的总产量和商品量目标已超过中石油。一位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人士认为,上游勘探一直是中石化的短板,而页岩气领域则是与中石油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中石化急需抓住这个新机会,扩大非常规资源所占份额。
“最终产量的确定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1~2年对压力和产量关系的对比关系研究,几个高产井并不能确定产量,因为非常规的页岩气井有一个高产到低产再到稳产的动态变化过程。”上述不愿具名的勘探专家说道。
实现商业化生产另一个问题是降低开采成本。中石化江汉油田计划将每口井的开凿成本从目前的8000万到1亿元减半。对此,有行业人士认为,通过同时开凿几口井,缩短每口井目前平均70~75天的钻探期,借助这种规模经济效应实现降低成本是最有效途径之一,运用多方向水平钻探和回收利用压裂液也能够节约成本。
总体规划目标能否实现?
根据我国发布的页岩气“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要达到65亿立方米。但是,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预计,今年页岩气产量只有2亿方。
在中国目前已完钻的105口页岩气井中,全部来自于三桶油以及延长石油的贡献,而一二轮招标中的中标企业到目前为止进度最快的也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钻井作业,可观的产量更是遥不可及。
据了解,第一轮招标中。中石化华东分公司中标渝黔南川区块、河南煤层气公司中标渝黔湘秀山区块。目前渝黔湘秀山区块已处于认证阶段,渝黔南川区块才刚刚启动打井。
第二轮招标的企业中,除华电集团中标的4个页岩气区块顺利进入勘探阶段外,一些地方国有企业进展缓慢,有的区块才刚刚转入钻探阶段;有的尚停留在优化勘查方案阶段,仅完成一些地表调查。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人士称,由于是进入页岩气领域的新公司,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不足;部分区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难度较大,个别企业把主要精力未放在勘查之上而是寻求以区块融资。
中国能源网分析师李自琴指出,“两桶油”之前对这个目标的态度摇摆不定。两家在2015年定下的页岩气产量总和从一开始45亿方,收缩至15亿方。近期又重新回到45亿立方米,这无疑为“十二五”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对此,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人士表示,页岩气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的商业开发阶段,65亿方能否实现目前很难判断,要到明年上半年视勘探情况才能预判。不过,有目标总比没有强,能不能实现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目标本身是一个具有导向性的驱动力。(每日经济新闻)
页岩油气开发有望开启低价能源时代
由于美国页岩油气的开发令该国原油供应充裕,加之近期中东地缘风险逐步缓解,纽约油价在10月21日收盘跌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后持续走低,11月5日更跌至5个月的低位每桶93.37美元。
分析人士目前普遍预计,由于供应充裕,并且年底前以上基本面因素不会出现太多变化,纽约油价还将维持低迷。
页岩开发改变石油格局
压低纽约油价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得益于水力压裂等新技术的使用,美国页岩石油和天然气的商业化开采推动了美国油气供应的大幅增加。
美国能源信息局10月份公布报告显示,随着国内页岩油的商业化开发,美国原油产能大幅提高,日均产量从2008年的850万桶升至现在的1200万桶左右。美国的原油净进口量,从2008年开始逐年下滑到现在的日均600多万桶,仅为2012年高点时的一半。
美国能源信息局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410万桶至3.839亿桶,为连续第六周上涨。
此外,油价走低也舒缓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美国劳工部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消费价格指数较前月增加0.2%。截至9月份的12个月里,美国消费价格指数未经季节调整的涨幅为1.2%。美国通胀压力低,成为美联储不急于收紧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原油自给率上升,让纽约油价与国际属性更为明显以及对供求关系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反应更为敏感的布伦特油价价差自7月以来再次拉大。目前两地油价价差从7月时的一度接近于零扩大到现在的12美元左右。
中东不安因素退潮
7月初时,国际油价曾有一波上涨,主要是市场担忧中东局势动荡对石油供应产生影响。当时埃及局势动荡,虽然该国并不是一个重要的石油出口国,但苏伊士运河令埃及成为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石油运输枢纽,市场担忧埃及动荡局势或波及到周边国家的石油生产和供应。有分析师指出,中东局势动荡给油价带来了“10美元的风险溢价”。
不过10月以来,各种消息显示这种地缘政治的风险溢价正在逐步消退。埃及局势不稳并没有给苏伊士运河的石油运输带来影响。还有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欧佩克第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8月的石油产量提高,出口量上升至14个月以来的高点。据欧佩克发布的月度石油报告显示,虽然利比亚和伊拉克供应减少,但9月欧佩克的石油日产量仍高达3005万桶。
此外伊朗核问题新一轮为期两天的谈判10月16日在日内瓦结束,会议取得明显进展。摩根士丹利10月的研究报告指出,削减伊朗制裁的措施将让大量原油进入市场,任何放松对伊朗制裁的措施对油价都是明显的利空。报告指出,“如果美国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伊朗大量的库存原油将涌入石油市场。”
在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情况下,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却节节攀升。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IEA)10月发布报告指出,预计明年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将上升至历史水平,也对油价形成压力。IEA在报告中预测,2013年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将增加110万桶每日至5470万桶每日,而明年的产量增幅将为170万桶。
纽约油价或维持低迷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由于供应充裕,并且今年年底前前述基本面因素不会有太多变化,纽约油价还将维持低迷。
美国能源信息局报告还预计,今年美国将超越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报告称,由于美国页岩油气供应的急剧增长,预计今年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折合成原油的总产量将超过俄罗斯。得益于对页岩油气的开采,美国油气产量快速增加,而尚未采用水力压裂等开采技术的俄罗斯能源产量增长有限。
石油交易员安德森说:“美国现在像在油池里游泳,而需求方面未来却没有任何提振的迹象。”
著名石油交易员,Vitol基金首席执行官伊万·泰勒本周表示,现在原油供应充分,一旦大部分的供应问题都解决了,国际油价还将再下一个台阶。预计伦敦布伦特油价将跌至90-95美元,纽约油价将跌至80-85美元的水平。
德国联邦情报局(BND)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页岩气热潮对全球市场的影响要比该机构今年早些时候的预测更强。报告称,美国非常规油气生产的效应将在未来10-20年日益明显。美国页岩油气热潮将对全球能源价格造成持久的影响,将使原油价格跌至每桶80美元。
另有基金经理指出,便宜的能源成本使美国迎来了“制造业复兴”的机会。而此次低价能源带来的美国制造业复兴将主要发生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美国制造业自1990年以来总体处于下滑状态,自2001年到2008年之前,美国制造业大概失去了几百万个工作机会。而在金融危机后,受益于低价能源的制造业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亮点。截至去年5月,美国制造业连续保持34个月的扩张,但去年下半年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出现波动,一度降至临界点50以下。近期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再度连续第五个月扩张,显示美国制造业呈现持续复苏势头。
通知通告
企业宣传片
会员之窗
推荐企业
国内要闻
作者: 2014-05-15 10:21:30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