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2017-01-20 10:13:51 来源:
《能源“十三五”规划》指出,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网密度低,储气调峰设施严重不足,输配成本偏高,扩大天然气消费面临诸多障碍。其中,由于储气调峰能力严重滞后,也产生了冬季迎峰度冬工作仍然紧张的问题。对此规划要求,到2020年形成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148亿立方米。有序发展LNG 接收站调峰,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应急储气调峰设施,鼓励多种主体参与储气能力建设。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刘广彬表示刘广彬看来,根本上还是需要推进油气体制改革,包括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和运营体制改革等。实现基础设施公平开发,从而保证上、中、下游市场对投资者均有吸引力。规划提出,全面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推动天然气管网运输和销售分离,大力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开放。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加强天然气管输价格和成本监审,有效降低输配气成本,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刘广彬指出,城市燃气环节收取的输配费用相对较高,利润可观,而中上游环节却常常面临着亏损经营的局面。“需要梳理国内各个环节目前的价格水平和收费模式,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理顺价格体系。”规划也要求,建立完善上中下游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加大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开发培育力度,供气企业合理承担普遍服务义务,形成终端市场的竞争环境。依据市场化原则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天然气进口。鼓励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生物天然气进入天然气管网和车用燃气等领域。刘广彬表示,输配费降低的情况下,未来存在着降低天然气终端价格的可能性。但天然气定价机制还受油价等其他因素影响,通过改革后,综合考虑上游的供应成本和下游的承受能力,经过市场博弈形成的价格,最终能够形成合理价格。